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诞生不到两年,位于上海徐汇滨江的“模速空间”迅速出圈,已吸引了100余家
“模速空间”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空间”?在“模速空间”这片创业创新的热土上,金融如何成为科技创新“催化剂”?近期,记者走进“模速空间”一探究竟。
5月初,无问芯穹刚庆祝了公司2周岁生日。与“模速空间”揭牌同一天,作为首批入驻企业,无问芯穹最初的7个团队成员挤进了“模速空间”A区一间不足50平方米的格子间。如今,团队成员已增至200多人,办公场地也变成了两层办公室。这家公司很年轻,团队也很年轻,平均年龄32岁,若加上实习生,这个数字降到了28岁。
算力作为大模型背后的关键支撑,正成为各方竞逐的战略高地。无问芯穹定位为“大模型时代的算力运营商”,通过软硬协同优化技术,解决算力碎片化问题。接入并高效运营多种异构算力,是无问芯穹擅长的业务。无问芯穹打造了全国首个“算力生态超市”—模速空间算力生态平台,而浙江、四川、北京等地的算力平台也都有无问芯穹的赋能。
无问芯穹副总裁兰斌告诉记者,目前国产模型端和芯片端各自繁荣,异构芯片多需定制化才能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无问芯穹在云端和终端实现了多种大模型算法在多种自主硬件上的高效协同部署运行,致力于在国内算力市场格局相对分散、高端算力受限的情况下,实现不同模型和不同硬件之间的统一部署和联合优化。
作为初创企业,无问芯穹从种子期起便在资本市场上炙手可热,创始团队由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推动成立,首席执行官夏立雪是34岁的“90后”。
年轻化,正给上海的科技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而对于银行来说,怎么赋能这一年轻的事业,也是一个正在加速探索的新课题。在模速空间附近,还有一家科技感十足的网点—浦发银行上海徐汇滨江支行。这里入驻的初创企业不仅是这家的“邻居”,也是其服务的主要客群。
上海徐汇支行副行长兼徐汇滨江支行行长蔡佳琪表示,自无问芯穹成立之初,就开始接洽其创始团队。目前,浦发银行已成为无问芯穹主要合作银行。
不止于信贷,面对技术不断迭代升级的科技企业,银行服务的边界也不断拓展。“科技企业的需求和传统公司差异化比较大,需要不同的服务手段,我们提出构建生态圈,利用我们能整合的资源提供综合性服务,包括非信贷服务。”浦发银行上海分行科技金融部总经理钟泉说,浦发银行不仅提供金融服务支持,也正和无问芯穹深度协同,加速推进在异构GPU训练场景以及端侧推理相关场景的合作。
据悉,双方将聚焦智能风控、财富管理 AI 助手等场景共同探索多模态金融文档理解、动态风险预测等前沿课题,通过“技术研发-场景验证-商业落地”的全链路合作模式,推动AI技术在金融领九游娱乐域的合规化、规模化应用。
“模速空间”聚集了一大批AI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作为全国首个大模型专业孵化和加速载体,“模速空间”正在发挥“土壤”作用,在“准独角兽”的成长早期提供精准扶持和培育。更重要的是,建立具有活力的AI生态,提供投融资、技术和应用等多方面的专业孵化和培育支持。
羚数智能也是一家初创企业,2024年入驻了上海“模速空间”。今年年初,其研发的“百工大模型”成功通过备案,成为上海首个通过备案的工业垂类大模型。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百工大模型”已覆盖40余个专业场景。其与振华重工打造的“ETO制造交付智能体”斩获世界大会SAIL之星大奖,被中国信通院收录为示范案例。
羚数智能联合创始人陈启明告诉记者,工业垂类大模型的持续进化,将极大地推动AI在专业工业场景中的应用拓展。随着行业协力推进,更多专业性的垂类模型将成为企业的宝贵财富。
针对科技型企业的成长周期、风险高、轻资产等特征,如何提高金融服务的适配性至关重要。据悉,浦发银行自2023年九游娱乐年中开始与羚数智能牵手合作,彼时企业的资金压力较大。通过对企业未来技术应用落地前景的研判,浦发银行高效完成了信贷审批和放款,成为了该企业的首家融资机构。同时,为助力企业度过一时的资金难关,浦发银行主动提供了贷款优惠政策,为客户减免了3个月贷款利息。
蔡佳琪告诉记者,“我们是一家自带社交属性的支行,为了更好服务客户,我们打造了‘会客厅’,不定期安排各种交流活动,联合浦发银行集团内外部资源,以及模速空间的入驻企业,宣讲最新技术和信息。”
为科技创新发展添力,浦发银行的科技金融布局正全面展开。据悉,该行将主动汇聚各类优质资源、数据和信息,开展综合化服务,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耐心资本、大胆资本、长期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