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伟大的事情,都源于对常识的彻底背叛。」这是理想内部信中,李想写下的一句话。
李想创业三次,在别人眼里,是成功者,但在他自己眼里,有许多遗憾,「我们不过是帮别人修路,真正的金矿在路边。」当他摔下酒杯醒悟后,他决定自己定义产品,「我们不是在造车,是在造一种生活方式。」他用坚定的信念赋予了车全新的设计,“家庭空间”一词成了理想汽车的代名词。
李想,1981年出生于河北石家庄,在高中时代就爱上了计算机,喜欢到近乎痴迷,连高考都放弃了,决定靠自己对网络的理解,去创业。他第一个创业公司做的是显卡分析,后来改名为泡泡网。泡泡网的年收入达到2000万,在2005年,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李想身价已过亿。
随后转战汽车领域,创办汽车之家,他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跻身汽车网站访问量排行榜前列,月度用户达8000万,2013年,汽车之家在美国上市。如今汽车之家已经是全球访问量最大的汽车网站,年收入超过10亿。2015年,李想创办理想公司,专注电动汽车领域,2020年,理想上市。
「我做理想汽车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借助最新技术,对物理世界进行改造。」李想从创业开始就在想着怎么通过技术改变世界,当时创办汽车之家时,他就一直想打通汽车制造的全流程,但最终依然没有对物理世界作出任何改变。
于是他自己去做汽车,也就是理想。「汽车是物理世界人工智能最大的应用。」在李想看来,理想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而不是汽车公司,在他心里,要把智能做到底,要把智能应用做到极致。
李想第一次创业做泡泡网,在别人眼里,他做得很成功,但在李想自己看来,错失了很多机会。第二次创业做汽车之家,李想尝试过做电商,做移动互联网,最后做到上市,几乎没有了竞争对手。「虽然你做得很好,但某种程度,你可能为了一棵树,错过了一个森林——这是我最大的遗憾。」
汽车之家之后,李想和他的团队还有更多的能量做更大的事,“绝对不止做一棵树”的信念在李想脑子里盘旋,直到他决定第三次创业,每年投50亿在人工智能上,把理想打造成全世界第一个做汽车基座模型的企业。
为什么投资人愿意相信李想能把车做出来呢?李想的回答是,「我会比传统汽车企业更懂怎么做互联网和大型软件,我会比互联网和大型软件公司更了解怎么制造一辆车。」李想的前两次创业正好印证了他说的两点,他懂怎么做软件,也懂汽车制造的流程,缺的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创造新的产品。
李想一直把AI看得很重,他带着公司开发的一款产品叫“理想同学”,它最初是一个车机的个人助手,现在演变成一个应用。也就是说,理想也开始基于大模型做通用个人助手了。
「今天的企业,不能以一个硬件来定义它是什么企业,硬件是支柱业务,是起点,今天的企业应该是人工智能企业。」李想眼中的企业,始终走在技术的最前列,他以最开放的姿态拥抱AI,用最真诚的态度做汽车的基座模型,他认为基座模型相当于人工智能的操作系统加编程语言,「基座模型所构建出的人工智能超级产品,会是新一代入口——它会在所有设备之上,在所有服务之上。」
“设备之上,服务之上”就是不拘泥于产品形态,让用户体验一致,不管车内车外,还是在手机上、电脑上,用户都能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和服务。
在李想的脑子里,人工智能产品和自动驾驶在未来的某一天,一定会连接在一起。就像现在理想在做的两款产品,理想同学和智能驾驶,一个是语言智能,一个是行为智能,一个有脑子,很聪明,一个有行动力。当二者结合起来时,才算一个完整的智能体。
「基座模型到一定时刻,一定会变成VLA(Vision-Language-Action Model,一种结合了视觉、语言和动作的多模态模型)。」多模态模型才是未来大模型发展的下一个关键,让模型有最起码的认知能力,这个时刻就是智能体实现,空间智能L4实现,二车统一的时刻。
李想的做法是给语言大模型注入三维向量,把智能驾驶收集到的三维数据赋予给语言大模型,让语言智能有三维感知能力。
李想通过三个阶段解读通用人工智能AGI,第一个阶段是“增强我的能力”,现在市面上能见到的应用,大多都在干这个事情,比如DeepSeek和Kimi,还有基于大模型的其他能力,包括写文章,做PPT,画画,但在第一阶段,最终作品的发布需要人的参与,人要修改文章,修改AI生产的内容,最终决定权还是人。
第二阶段是“成为我的助手”,就好像你身边有一个秘书,帮你完成连续的任务。人只需要发送一个指令,这个“助手”就能自主决策一系列指定动作,大大简化了程序,提高人的效率。现在最简单的应用就是自动泊车,机器智能帮助司机完成一系列倒车操作,而无需人的参与。
也就是说,“助手”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自主进行决策,帮人类减压减负,而且能大规模应用,渗透行业各个领域。对汽车来讲,只有到了L4阶段,才能算是完全意义上的“个人助手。在这个阶段,在固定区域内,人基本不参与了,人工智能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接近人类的决策九游娱乐文化 九游app官方入口水平。
第三阶段是“创造移动的家,创造幸福的家”。形象地讲,它就是人类的一员,只是以智能体的形式存在,我们不需要再发送指令或者提示词,也不需要深入了解它背后的原理,生活就是它们的数据,它可以不停地学习和训练,它了解我和我身边的每一个人,它甚至是我们的一部分。
即使人的肉体没有了,它依然存在,是人记忆的延续。用OpenAI的定义来说,AGI不仅有智能,还有智慧。「我最兴奋的是,我和我们团队能在有生之年实现第三阶段,我希望是通过我们的手实现。」李想希望无论是自己还是别人,都能实现第三阶段的人工智能,它不仅是某些公司的进步,更是人类的进步。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李想的做法是,先研究,再研发,最后落地。他讲到任何一个伟大的产品都必须经历这个步骤,直接产品化,就好比“屎上雕花”,而李想,拒绝无效雕花。
李想能三次创业成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排第一的是“天时”。商业社会什么是“天时”?“天时”就是技术,是我们对技术有效使用。」许多人创业成功,第一要素就是技术,李想也是靠技术出身,从分析显卡开始,他就想通过技术改变物理世界。
人类相关的最重要的技术变革一个是信息,一个是能源,互联网信息加新能源技术,组合起来看,汽车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落地点。
“地利”就是在哪创业,中国的环境形势大好,很有利于人工智能发力,李想正是看中了中国好的创业环境,巨大的数据市场,多年的技术沉淀积累让投资人更倾向于投资人工智能产业。
最后一个才是“人和”,就是说产品谁用,公司要管理什么样的人才,怎么管理。从整体环境来看,技术仍然是最重要的因素,可以说是产品立身之本。
当我们谈到数据时,其实在说“能力”,人工智能时代比拼的是能力而不是功能,功能就像每一个公司的聊天应用,聊天就是功能,但软件的体验是不一样的,体验越好,产品的能力就越强。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大模型,但依然只有排名前几的产品被人常用。
所以,数据本身就是能力的体现,特斯拉、OpenAI、DeepSeek的基础都是数据,「(数据)必须是面向客户提供闭环服务,要原子级数据,而不是控制点的数据,最后把财务放进去。」李想很清楚数据的价值是什么,数据里有客户能体验到的服务,还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它是事件的闭环,而且数据是有成本的,要从数据里找到可盈利的方法,才能让数据跑起来。
李想对年轻人的创业指导,他说了三句话,「一定要欣赏自己的优点,接受自己的不足,跟自己和解。」接纳自己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知道自己的边界,就知道怎么扩展自己的边界,去学习,去请教,去讨论。
只有充分了解自己,才能高效创业,少走弯路。创业的本质是人,核心是创业者本身,如果创业者走偏了,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所有创业者要想成功都得有变态的要求。」就是要求自己到过分的程度,我们常常在舒适圈停留着,不愿意走出去,不想挑战未知,遇到困难就退缩,说到底,还是对自己的要求不高。变态的要求就是激发自己身上的潜力,一步步扩大能力的边界,把大目标拆分成九游娱乐文化 九游app官方入口小目标,把小目标拆分成当下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然后实践,不断的实践,在反馈中学习,在事上练。
创业没有捷径,只有在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才能走得更远,为了更少的失败,就需要对自己“变态”的要求。
「鼓励团队在会议室吵架。」这个吵架不是真的吵,是激烈的讨论,是各执己见的坚持,许多优秀的、意想不到的方案都是在讨论和争吵中诞生出来的。“吵架”才有新意,一味地用原始的、传统的、大家默认的方法去创新,很难做出成果。
吵架的过程就是推陈出新的过程,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要不断的否定和肯定,把那些最有价值的信息保留下来,去创造,去发力,去落地,创业的路才能走得更远。
李想对智能驾驶的自信很高,他自己开车有80%的时间都在用自动驾驶功能,还剩20%据说是赶时间。他的自信是三年,「三年我们就能推出把方向盘摘掉的产品。」李想一部分自信来自对技术的认可,一部分来自账上的1000亿。
李想用创业经验和独到的眼光,运行理想的商业帝国,三年后,我们或许能看到,一台没有方向盘的理想汽车在路上奔驰。
如今,理想汽车现金储备1128亿元,仅2024年就营收了1445亿元。今年还要再发布两款新车,理想i8和i6,还会建设4000个充电站,同时发布基座模型,集成了语言、视觉、动作的模型,他的目标是让智能驾驶达到人类的水平,而现在还是猴子的水平,大模型目前还不能理解人的动作和物理世界导航。
李想给公司做足了财务预算,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动驾驶能像人类一样开车,虽然路还很长,但已经在路上了。
为了解决自我造血问题,李想决定未来加入机器人研发项目,一方面加大自动驾驶投资,一方面想办法自我造血,机器人方面的研发,仍然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结合AI打造合体机器人。
加上今年要交付的MEGA豪华电车,售价50万以上,目标是要卖掉至少1万辆,这是今年的新目标。
不知不觉,李想也在悄悄改变着,从当初火爆的脾气,到执着于造车的领袖,再到创业者导师,李想走过的路并不平坦,他被周围人否定过,从对事不对人,到先对人再对事,李想最大的改变,其实是对自己好。
李想,是理想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企业家里特立独行的一个人,「只要所有的中国企业不放弃,一切皆有可能。」中国企业就能成为全球领先的AI企业。
以上,既然看到这里了,如果觉得不错,随手点个赞、在看、转发三连吧,如果想第一时间收到推送,也可以给我个星标⭐~谢谢你看我的文章,我们,下次再见。
(本公众号接收读者有偿投稿,内容AI方向的硬核测评,感兴趣请联系我助理微信:xiaxia548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12年程序员经历,6年副业经历,喜欢像写代码一样写文章,现在一名程序员创业者
澳大利亚三分26投15中 36分大胜韩国 李贤重16投3中&三分12中2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揭秘!北京超八成本科生被28所市属高校“承包”!关键数据对比图来了——